罗大佑“幼年”视频号演唱会预定海报。
从提早发布的歌单中能看到,这场名为“幼年”的在线演唱会选曲包括《幼年》《梦》《未来的主人翁》《你的姿态》《恋曲1990》《岁月的故事》等经典歌曲,这是许多歌迷心中“只需有一句歌词,就会自动播放旋律和回想”的歌。但罗大佑的歌之所以一向被吟唱,是由于那些旋律和歌词里,不只封存着几代人的回想,更可贵的是,它们探寻着对生命、社会议题的答案。
无论是“音乐教父”或是“我国的鲍勃·迪伦”这样的称谓,一向都仅仅一个井蛙之见的侧影。究竟罗大佑仍是我国第一个摇滚明星、一个电影伴奏大师以及一个能和刘文正比肩的青少年偶像……但若真要对罗大佑一言以蔽之,那个词恐怕应该是“知识分子”。
罗大佑2019年6月在北京举行“当年离家的年青人2.0-芳华无悔追梦版”巡演。彭子洋 摄
体系了解罗大佑的歌曲,逃不开那几张经典的录音室专辑。
制图/新京报倪萍
2022年3月,罗大佑回归“纯歌手”身份,与团队一同完结了一张名叫《安可曲》的专辑。这张专辑调集了来自台北、北京、纽约、伦敦等84位音乐人家喻户晓的盛行歌曲,用一年时刻,罗大佑从头演绎、制造了11首“祝愿”音乐,这些音乐中,罗大佑与原唱者、原作者完结了对话。对话、考虑,好像是罗大佑一向喜爱的状况。
与身世底层瓦斯行的晚辈李宗盛不同,罗大佑1954年诞生于一个不那么接地气的医师世家。5岁就享用着“被逼学钢琴”这种中产家庭的孩子才干享用的甜美烦恼。在挑选辞去职务从事音乐之前,他拿到了自己在医药大学的学历,并现已获得了一份医师的作业。
音乐关于罗大佑来说绝不是无法之下的营生手法,而是彻底根据自在毅力而做出的人生挑选。他以隔绝父子联系相逼,令父亲承受了自己的挑选,而个人与家庭的联系,也从此成为了罗大佑著作中的重要基因。
走运的是,辞去职务后的罗大佑遇到了草创之初的滚石,在他这个形象唱功都很一般却独具创造才调的歌手身上下足了赌注。1982年,罗大佑以近似鲍勃·迪伦的扮相,推出了改动了整个华语音乐前史进程的《之乎者也》——民歌年代的小情小调、诗和远方,被《鹿港小镇》中怒涛般的失真吉他砸了个破坏。这张交融了摇滚、雷鬼、爵士和歌谣的专辑,终究位列华语百大唱片之首。而比音乐类型的丰厚更重要的是,罗大佑用一个知识分子的视角调查国际,将盛行音乐的重视点从民歌年代的缥缈幻景中拉回到了这个喧闹真实的社会中来。
鲍勃·迪伦在《之乎者也》年代的造型。从东方到西方,咱们能从那时分的罗大佑身上看到与他的共性。
这种实际主义和批评调性在罗大佑的二专《未来的主人翁》中达到了巅峰。他在这一时期的作词中简直达到了和鲍勃·迪伦相同的思维高度。《现象七十二变》中那句“五颜六色的电视变得愈加花哨,能区分是非的人越来越少”即便放在今日,仍然精准尖利。
与著作的高度相对的,是罗大佑爆棚的人气。侯孝贤电影《风柜来的人》中庹宗华和钮承泽伴着《鹿港小镇》张狂起舞的画面,正是那个年代年青人的真实写照。
当然,许多人在总结罗大佑,尤其是将他和华语乐坛其他创造者进行比对时,往往夸张了他着眼实际、庞大叙事的一面,而疏忽了他关于人类情感相同有着深化的发掘。1984年的三专《家》便是一张十分内敛的著作。也不乏“砍去我那全能的双手给我一对翅膀,这样的工作究竟我想不想?”这样引人探究自我的词作。仅仅《家》终究被前两张专辑的光辉掩盖,也并不太被习气了摇滚罗大佑的歌迷所承受。在《家》之后,罗大佑挑选脱离华语歌坛远走纽约,他也供认三年三张专辑现已榨干了他的创意:“我总不能告知你们我的脑袋里仍是装满了音符。”
这便是罗大佑。知识分子的狷介注定他不会由于商场的喜爱而去固化自己风格,或是牵强自己持续创造。
1987年回到香港久居后,他在音乐工厂时期的著作也展示出了固执而杂乱的心态。以一个演员而言,没有人能了解《皇后大路东》和《东方之珠》这两首互相有些敌对的著作为什么会是出自同一个人,但一个知识分子的纠结,好像又能水到渠成地解说这一切。
严格说来,作为一个演员的罗大佑从1985年之后就完毕了,尔后的他仅仅在用自己的音乐技术写着一篇又一篇关于这个国际的调查陈述。1994年之后,罗大佑只推出过两张新专辑,销量都算不得好。而商业上最大的一次回温则要仰赖于纵贯线的神来一笔。但这也是罗大佑自己所认可的,作为一个闯入了音乐工业的知识分子,他的创造朴实是为了自我的表达,实际的揭穿和理念的蔓延。当这些表达切合了商场的需求,那么他就走红,假如没有,那么他也甘之如饴地归于沉寂。
罗大佑是走运的。他的表达曾有那么屡次击中了咱们。而咱们也是走运的,由于咱们听得懂罗大佑,就会知道咱们还没有变得麻痹和毫不在乎。当年离家的年青人现已不再年青,那些与家庭的裂缝早已消除,但即便回了家,一个知识分子对国际的感知、考虑和表达,却仍然会释放出穿越时刻的光荣。
罗大佑,2019年。彭子洋 摄
从1982年发行《之乎者也》到2022年推出的《安可曲》,不管是作为“歌手”的罗大佑,仍是创造者“罗大佑”,他的音乐不只对华语歌坛影响深远,一起也滋补过许许多多的晚辈音乐创造人。2019年,新京报曾特邀九组(十一位)音乐职业台前幕后的从业者,请他们共享心底独爱的罗大佑歌曲,并在文字间与罗大佑自己完结关于音乐、创造、生命、社会等不同议题的讨论和交流。
独爱:其实罗大佑教师的许多歌都喜爱,最喜爱《你的姿态》,由于歌词里有一句“孤单的孩子你是造物的恩宠”,这句话很感动我。
发问:怎样源源不断地坚持创造力?
罗大佑:其实不是那么简略。在音乐界,有人歌唱有人弹琴,有人制造有人编曲,而词曲创造最困难的一点是你必需求面临“原创性”,这是没有办法速成的。人当然能够抄袭自己,能够相同的东西重复好几次,可是过一段时刻之后,观众就会发现这件事。一首歌能够感动到人,其间一部分便源自歌曲自身的原创力,而一切的原创力都来自于作者生命和日子经历的累积,他走过的路,呼吸过的空气,见过的人,触摸到的文明,所以要不断地有猎奇心,不断地去日子,不断地去不同的当地跟不同的人共处,得到不同的经历,这是创造中很重要的东西,期望能够给年青人一些参阅。
独爱:《乡愁四韵》。刚好客串过一个电影人物翻唱这首老歌,自己唱过,感到歌里不只仅怀念愁闷,还有家国情怀的我国式厚重底色,相辅相成,满意的表达。
发问:你是否有重视大陆的年青音乐人或乐队?喜爱他们的哪首歌?
罗大佑:有,比方赵雷的《成都》,赵照的《当你老了》,都是十分好的著作。这些著作除了旋律十分耐听以外,内容也很不俗,这一点十分重要。许多大陆的朋友都在往原创的方向走,这是十分可喜的一件事,像郭顶等也都是十分优异的创造人。我信任一个好的词曲作家的写作特质,经过五年、十年之后渐渐会变成一种人格特质,跟着年岁的增加,这种创造力也会愈加显示。
独爱:《亚细亚的孤儿》。我永久不会忘掉第一次听到《未来的主人翁》这张专辑时的震慑和感动。军鼓、唢呐和童声合唱,让我想起电影《悲情城市》里摇摇欲坠的九份,连绵,开阔。悲凉又沉重的心情,被歌声温顺揉碎,飘散在海风里。
发问:音乐是时刻的艺术,但在你的音乐中总是听得到地舆空间的交织。去过那么多城市日子,再回来台北,你最喜爱哪个城市?还想去哪个城市?
罗大佑:我去过的当地其实都很喜爱,从台北搬到宜兰,再到高雄、台中,后来去了纽约、洛杉矶、新奥尔良,也住过上海和北京,我乃至也很喜爱昆明,昆明是一个很好的当地。至于一向想去还没有去过的城市,反而是荷兰的首都阿姆斯特丹。往欧洲跑的时分基本上便是去固定的几个城市,北欧比较没有去过。都市是人类集合的当地,咱们猎奇为什么这个都市会变成这个姿态,需求了解的其实是人的特质。
独爱:《乡愁四韵》、《滚滚红尘》、《爱的告诫》都是比较偏心的著作,真实很难选出一首独爱,最近听得比较多的著作是《离别的年代》,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大约仅仅这段时刻的状况与这首歌发生了共情。
发问:你之前说到你们那一代创造者考虑是用力的,也说到创造会被社会力所干涉。作为一个年青的创造者,我很猎奇,你以为这个年代的音乐人,更应该经过创造表达和完成个别价值,仍是也值得创造出某种与年代发生对话,记载年代的著作?“记载”应该是以什么样的方法来展示?那个当年离家的年青人,是怎样幻想未来的?
罗大佑:首要,我觉得经过著作来表达和完成个别的价值,与反映年代的某种对话,并不彻底敌对,由于个人价值其实也是团体生长中会呈现的一种经历,个人累积到必定程度后就会有团体的呈现。比方《幼年》这首歌表达了一个小朋友对国际的观感,但它也表现着一群小朋友对国际的观感。而这种对话和记载应该以什么样的方法来展示?假如说歌曲的话,我信任什么方法都有,比方编曲,能够用一把电吉他、木吉他、一个管弦乐队或许一个四重奏,它们都能够抒情对生命和人的感受。我是一个什么音乐都听的人,而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对生命有感动力是最重要的。一个人是否有创造力,其实很大程度也取决于能不能被好的著作感动,能不能找到那种美感的实质出来,所以要不断测验听好的著作。
离家的时分我没有幻想任何未来,由于对咱们那代年青人来讲,在上世纪80年代初,咱们并不知道未来什么样,这很可贵,由于艺术的特质便是即便你在一个荒岛里,在与世隔绝的年代,人们都能够经过艺术找到一条生路,著作的实质便是能够供给给人另一种生命经历的考虑,所以一部好的电影、一本好的小说或是一首好听的歌,假如能够感动到你的话,就能够带领你走向一个夸姣的未来。
独爱:我最喜爱《爱的告诫》。这首歌里满满的忧伤,却在为爱失掉自己之时,体悟到爱之存在,极美。
发问:请问大佑哥,创造的习气是否跟着人生阶段而改动?
罗大佑:当然会,创造习气和节奏是会跟着不同的阶段而做出调整,由于你调查、听、阅读到的东西都会不相同,你触摸的人也会不相同,了解的乐器、演奏的技巧也会渐渐改动,这些要素都会使创造方法发生变化。再加上每个年代的东西不相同,比方智能手机里边有许多不同的软件能够用——字典、节拍器、调音器,你也能够从智能手机里听到各种不同的爵士、歌谣、古典音乐,这些都有或许改动咱们的创造习气。咱们自己的起居方式和这些东西要找到一种好的合作,几点钟起床,几点钟写歌,在什么情况下写歌,其实很重要。
(秦昊)独爱:很难排出一个“最”,每个阶段都有罗大佑的歌陪同,最近比较有感受的是《你的姿态》。罗大佑的歌词高档之处在于,他是一种诗化的言语,介于含糊和明晰之间,貌同实异。年少时听《你的姿态》仅仅觉得词很考究,或许说满意了年青人“沧桑”的需求。等自己不再年少,却忽然发现,自己企图疏忽的苍茫与软弱彻底被这首歌的每一句歌词言中,这样的冲击感和被了解感,让我那一刻觉得音乐太巨大了。
(张小厚)独爱:我喜爱《乡愁四韵》,这首歌的旋律与木吉他的调配,让余光中先生的这首诗作中对故乡的眷恋愈加深重。这首歌的曲调更是充溢在秋海棠那一湾小小的海峡中心。
发问:其时写《乡愁四韵》这首歌是由于什么事情的启示?你的才调会迫使你怀揣着“使命感”来作业和日子吗?
罗大佑:《乡愁四韵》是余光中先生写的一首诗,应该是放在了1974年出书的诗集《白玉苦瓜》里边。我记住我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分,先听到了杨弦把这首诗谱成的一首民歌,之后才去翻的诗集。由于歌跟诗的节奏感都十分好,我就想用木吉他把它谱出来。其真实咱们上一代人中,乡愁是一个很重要的团体回想,也是一个重要的前史印记,所以1975年我就把这首歌谱出了曲子,直到六七年后,我发行《之乎者也》的时分才把它放在里边。
至于才调与使命感,我觉得是“使命感”促进着人去具有更多的才调。或许是由于我学医身世,我看待生命或许会更严厉一些,由于当你知道生命会由于癌症、贫血、过度肥壮而死的时分,你对生命的对待会更全面一些,我想我的这种使命感,跟生命的刚强和软弱有关。
(黄少峰)独爱::《恋曲1980》。其实许多歌我都喜爱。选一首的话,我会唱起来“你从前对我说,你永久爱着我。爱情这东西我理解,但永久是什么。”喜爱的原因便是由于没有原因,太直接太夸姣了。
发问:爱戴的罗大佑先生,你见到了那个未来的主人翁吗?
罗大佑:你的意思是说,我看到我自己那个未来的主人翁吗?这很风趣,由于当我看到他的时分,他的年岁现已比较大了。咱们年青的时分总是对未来有一种幻想,而当你真实找到未来的自己时,现已不是那么年青了。
(曾宇)独爱:《皇后大路东》,这是我小时分听过的觉得特别时尚的歌,长大之后才理解歌词的意义。
发问:你怎样看待2000 年后的华语盛行音乐?
罗大佑:很达观,网络国际越来越开阔,传达着许多艺术的材料,透过这些艺术形状的交流,2000 年今后的华语盛行音乐被大量地创造出来。曩昔五年、十年来,华语盛行音乐创造人和著作越来越多。
独爱:我喜爱罗大佑简直一切的著作,最偏心的是《上海之夜》这首歌,创造扣题地运用了颇具海派年代曲风格的结构和旋律,让人想起陈歌辛、严折西的经典著作,一起又十分具有个人风格,歌词的意韵也胜过年代曲著作太多。很敬服这首歌里方法与内容掌握的平衡才能。
发问:你最喜爱哪个年代的华语盛行音乐?
罗大佑:许多人都喜爱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滚石、飞碟的盛行音乐,但我经历过那个年代,所以不太想提。我比较喜爱从前期上海时期一向到60年代中左右发行的中文盛行歌曲。由于它们掌握住了盛行歌曲最单纯的方式,《永久的浅笑》、《绿岛小夜曲》……那个年代由于战乱人心充溢流离、徘徊,而在这些音乐里,人们能够求得最简略最直接的安慰,这种力气很重要。
独爱:《未来的主人翁》。从前有人说,一首“摇滚乐”能够改动国际,那罗大佑的《未来的主人翁》,便是那一首摇滚乐!这首歌的旋律十分有张力,每一个音符中都充沛表达了对国际的考虑和呼吁。这首歌的歌词,能反映罗大佑除了是音乐的思维家外,也是音乐的先知,例如说到的“咱们不要一个被科学游戏污染的天空,咱们不要被你们创造变成电脑儿童”,正好预言了网络怎样影响人类。看看咱们现在的小孩、大人,手边都一部手机、平板电脑,咱们都变成了歌词中预言的“电脑儿童”。
发问:接下来,除持续做音乐之外,还有其他的方案吗?
罗大佑:我想把他们的小朋友组成一个儿童合唱团,然后写一些儿歌,使咱们下一代的音乐环境变得更单纯、更高兴、更夸姣。由于在写《未来的主人翁》这样的歌之后,咱们好像也不可思议地渐渐变成污染这个国际的主人翁了,看起来每一代都会亏欠他们的下一代,那怎样样再用咱们心中比较单纯的力气去艺术创造,使这个国际变得更好一点呢?那便是让孩子们有比较好的歌能够唱,使他们对人的实质发生更夸姣的寻求,这也变成了咱们这一代亏欠下一代的职责地点。
修改 田偲妮
内容收拾自《新京报》以往报导:
2019年 《专访罗大佑》 作者/自行车飞驰(乐评人)、 杨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