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晓晶(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匈牙利研讨中心主任)
“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在故,
二者皆可抛。”
这首题为《自在与爱情》的小诗在我国众所周知,它出自匈牙利爱国诗人裴多菲·山道尔(1823—1849)的笔下。鲁迅先生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引用了年青的左联勇士白莽(即殷夫)翻译的这首诗。该诗自1907年榜首次在我国译介以来,先后呈现了至少七个版别——周作人、茅盾、殷夫、博古、孙用、兴万生、飞白的翻译,使得这首五言诗即便在一百多年后的今日仍能让许多人信口开河。
在1848—1849年匈牙利改造与自在战争中,一大批诗人、作家应运而生,裴多菲是其间最耀眼的一位。他为爱而歌,为国而战,他永存的诗篇一向鼓动着寻求自在与民主的人们,迄今已被翻译成60多种言语出书,50多首诗被谱成民歌传唱。
裴多菲雕像 材料图片
一、“父亲用刀宰牛,我用笔杀敌”
裴多菲·山道尔出世于1823年,本年是他的200周年诞辰。为了留念这位巨大的诗人,匈牙利政府将2023年命名为“裴多菲留念年”。裴多菲曾在诗中这样自述:“父亲要我承继父业,我却做了诗人。结果是父亲用刀宰牛,我用笔杀敌,其实做的仍是相同的工作。”他出世时,哈布斯堡王朝对匈牙利的控制日益严酷,他对祖国的苦难、普通劳动者的不幸有着殷切的感触。当奥地利与沙皇俄国联军侵略匈牙利,老大众的苦难日益深重时,裴多菲一身戎装奔赴战场,一手挥笔一手舞剑成为他终身的实在写照。
裴多菲出世在匈牙利大平原南部的一座小城——小克洛什,间隔首都布达佩斯130公里。他的父亲裴妥洛维奇·伊什特万有斯拉夫血缘,母亲是一位清贫的农妇,成婚之前只会说斯洛伐克语。裴多菲上中学时就将自己的姓氏改为更有匈牙利特征的“裴多菲”,“菲”在匈牙利语中有“男孩”和“儿子”之意,标明他是大平原之子,公民之子。他的父亲虽是一名屠夫,却尽其所能为儿子供给最好的教育条件,裴多菲从小就在校园承受体系的教育,这为他日后的诗篇创造奠定了坚实的根底。他先后在九所校园读过书,从前与匈牙利巨大小说家约卡伊·莫尔时刻短同窗。裴多菲15岁时,由于多瑙河暴发洪水,以及他父亲为一个破产的亲属供给担保,家庭陷入了财务危机。裴多菲被逼停学,之后测验过多种工作,在剧院里跑过龙套,当过兵,做过漂泊艺人,脚印简直广泛整个匈牙利。在那期间,他目击了在贵族地主和奥地利人控制下,匈牙利大众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也激发了他解救祖国的爱国热心。
裴多菲的妻子森德莱·尤利娅 材料图片
1838年,裴多菲开端了他的文学创造生计,完结了童贞诗作《离别》。1842年他创造的《啜酒者》,是他榜首首正式宣告的诗篇,这首诗开端表现了他终身遵从的创造主旨——用匈牙利民歌体裁反映公民的日子和思维爱情,以及诗篇言语大众化的特征。不过在那段时刻,裴多菲对扮演更感兴趣,1842年11月,他加入了一个剧团。1844年2月,穷困潦倒、体弱多病的裴多菲带着自己的七八十首诗稿,从德布勒森市步行240公里前往布达佩斯,得到了闻名诗人沃勒什·马尔蒂的协助,在其举荐下,裴多菲成为《佩斯时髦报》的助理修改,他的榜首部诗集也得以出书,逐步为人所熟知。在此期间,在他的周围集合起一批急进青年,他们经常在佩斯的皮尔瓦克斯咖啡馆集会,火热评论改造的论题。后来,这些年青人在1848年改造中发挥了活跃的效果。
1845年4月,裴多菲再次周游全国,在此期间,他宣告了《游览札记》和《游览书简》。这两篇行记中浸透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讴歌,文中也论述了他对文学、友谊的观点,回忆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和对美好日子的神往,也揭露了匈牙利社会的对立。可以看出,此刻的裴多菲,思维上已流露出改造性。
裴多菲画像 材料图片
1846年秋天,裴多菲生命和诗篇中最重要的时期开端了。他结识了伯爵管家之女森德莱·尤利娅,一年后两人成婚,爱情为他带来连绵不断的创意,进一步丰厚了他的特性,他的诗篇创造进入鼎盛时期。此刻他的诗篇既浸透着对爱情的赞许,也有着剧烈的爱国主义热心。裴多菲在1848年3月15日的日记中这样描绘他的妻子:“……我勇敢的、鼓动人心的、心爱的小妻子,她总是鼓动我的思维和方案,总是站在我前面,就像戎行前面高高举起的旗号那样。”在这一时期,他写过多首爱情诗,这些爱情诗构成了他诗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匈牙利抒发诗篇的经典,比方《自在与爱情》《小树在哆嗦》《我愿是急流》《秋风在对树叶低语》,抒发中也浸透着改造性。
1846年,裴多菲组成了匈牙利最早的青年文学会——“十人小组”,而且参加了其时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文学时髦杂志《日子画卷》的修改工作。其时的匈牙利处于哈布斯堡王朝和本国封建独裁的两层压榨之下,民族对立和阶级对立剑拔弩张。裴多菲信任公民的力气,“人应该活得像人,不要成为傀儡”。他呼唤公民团结起来打倒控制者:“受役使的公民,为什么忍受着?为什么不起来抵挡,不砍断桎梏?”
1848年春天,欧洲各地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造,维也纳三月改造的成功鼓动了匈牙利人。裴多菲在皮尔瓦克斯咖啡馆完结了他呼喊改造风暴的闻名诗篇——《民族之歌》,这是匈牙利最重要的改造文学著作之一。裴多菲归于佩斯急进派,他首要企图经过推举进入议会,但他的尽力没有成功。3月15日,佩斯的爱国者在裴多菲等“三月青年”的呼唤下举行了游行示威,提出了《十二点要求》,裴多菲在民族博物馆前的高台上当众朗读了《民族之歌》,发出了“匈牙利人自在的榜首声咆哮”,揭开了1848年改造的前奏。裴多菲的《民族之歌》中写道:“起来,匈牙利人,祖国正在呼唤!/是时分了,现在干,还不算太晚!”
《民族之歌》成为改造开端的标语。裴多菲的文友兼战友——莫尔·约卡伊后来记叙,这一天被人们称为“裴多菲日”。可以说,1848年3月15日掀起的改造风暴,首要归功于裴多菲的改造精力和勇气。《民族之歌》在匈牙利人心目中的方位乃至可以称之为国歌,它选用陈旧民歌的方法书就,鼓动着人们打破迂腐的旧准则,取得重生,取得自在和民主。裴多菲称3月15日改造是预备阶段,是“思维改造”,他写了许多诗篇,对立国王、打击政府,他还宣告了闻名的政治诗《致贵族老爷们》和政治纲领性的长诗《使徒》,《使徒》描绘了一个心胸崇高抱负、因刺杀国王而被处死的改造者悲凉的终身,是诗人后期的代表性著作。
1848年12月15日,裴多菲的儿子佐尔坦出世。1849年1月,裴多菲便离别成婚才一年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投身贝姆将军的兵营。他不只要和封建实力作奋斗,一同也要和退让派作奋斗,他的许多朋友与其政见不合纷繁离他而去。在1849年7月31日的锡吉什瓦拉战争中,裴多菲失踪,时年26岁。他完结了归于抱负的最大美好,在为被压榨者争夺自在与解放的战场上留下自己年青的背影,再也没有回来。
二、浪漫主义的诗人情怀
19世纪是匈牙利民族文学昌盛鼓起的年代,裴多菲奠定了最重要的一块柱石,他不只在匈牙利的文学史上,乃至在匈牙利整个民族的开展进程中都发挥着无足轻重的效果。裴多菲的诗篇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颜色。浪漫主义文学发生于18世纪末,并在19世纪上半叶抵达昌盛时期,是西方近代文学最重要的思潮之一。浪漫主义伴跟着法国大改造开展,是对死板的法国古典主义的有力辩驳,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首要在德国、法国、英国等西欧国家流行起来。到了19世纪中叶,浪漫主义传遍了欧洲大陆。东欧浪漫主义文学则带有愈加剧烈的政治颜色,它的特征是和推翻封建控制、对立异族役使、争夺民族独立的奋斗结合起来,别的还肩负着开展大众文学、推进文学言语改造的使命。
浪漫主义文学有着自己的特征。在思维上,浪漫主义对立古典主义的戒律清规,着重创造的肯定自在,具有明显的主观性,重视情感的抒发和表达;在内容上,浪漫主义多以前史为体裁,偏重描绘天然风光,远离实际;在艺术特征上,浪漫主义惯用比照夸大等修辞手法,大力提倡幻想。
裴多菲诗篇创造的榜首个时期是从他1838年头登文坛一向继续到1844年。在他前期多愁善感的著作风格之后,他很快就找到了自己创造的源泉,即从民歌中罗致养分。他的艺人阅历某种程度上使他可以对民歌的方法进行仿照,而且加以立异,他的许多诗篇乃至被一同代人以为是原创民歌。
裴多菲把文学言语与公民的日子言语有机地交融在一同,而且大大扩展了诗篇的体裁,但凡能引起诗学审美情味的东西都在他的诗篇中占有一席之地,别的他扩展了情感规模。古典诗人首要表达的是经过反思过滤后的爱情,而浪漫主义的原则是直接表达自我,带着全部的热心和热心,由于全部天然和实在的东西都是美的,也只要天然和实在的才是美的。
裴多菲丰厚而坦率的情感表达对匈牙利大众来说是颠覆性的,他用实在的姓名向全世界率直自己的爱情,在诗中坦白胪陈自己的爸爸妈妈,自己与父亲和母亲的联系,自己的祖国,乃至夸耀自己低微的身世,他的愤恨、鄙视、憎恶、高兴等各种心情在诗篇中表露无遗。
这个时期他最重要的著作是《勇敢的约翰》——一首依据民间传说写成的长篇叙事诗。主人公勇士约翰为了寻求美好的日子和爱情,阅历重重苦难,战胜了伟人国和漆黑国的要挟,终究抵达仙人国,完结了自己的抱负。诗人经过赋有浪漫颜色的英雄形象给予公民期望和奋斗的勇气。
在榜首个时期之后,裴多菲以为民间传说对他来说是不行的,因而需求寻觅出路和试验——1846年,他开端了以“自在与爱”为主题的时期,将诗篇改造扩展到了政治改造。在这一时期,他也期望自己成为公民政治的诗人。这段时期中他的诗篇最重要的两个部分是改造诗篇和为妻子尤利娅写的爱情诗。
1846年,裴多菲宣告:“咱们不要用打补丁的方法来修补,咱们要让国家面目一新。”他以为诗人的责任是带领公民走向迦南,19世纪的诗篇抱负只能是为社会、为公民而战,乃至为公民而殉道。在《致十九世纪诗人》中他这样写道:
“假设从那饱满的篮子中,
咱们都能相同地采纳;
假设在权力的桌边的座位,
咱们都能相同地占有;
假设精力的光也相同地把全部房子的窗户照遍:
那时咱们就可以说:‘停下!
看哪,这儿正是迦南!’”
爱情和婚姻在裴多菲的价值观中占有了杰出的方位,他最美的爱情诗是写给妻子尤利娅的。这些诗逾越了匈牙利诗传统的求爱诗,既表达了爱的归属感和永久的安全感,一同也反映了浪漫主义对自在的巴望,透过它们,抱负的存在变得具体化。
裴多菲拿手运用比照、感叹、重复等手法来加强口气,尤其是他的爱国主义诗篇、政治颂歌和战歌,言外之意都充满着力气。别的,由于早年不安靖的漂泊日子,他有着剧烈的独立认识,巴望无限的传奇,因而他是一个崇尚自在的人。他灵敏的魂灵被全部事物所激荡。他的思维是一望无垠的,向远方飘扬,“自在与爱”成为他诗篇中永久的主题。
三、裴多菲在我国
在我国,对以匈牙利为代表的东欧民族文学的译介始于20世纪初期周氏兄弟的《摩罗诗力说》和《域外小说集》。裴多菲及其著作被介绍到我国的前史可以追溯到1907年,他的诗篇被翻译成德语版别传入日本,鲁迅和周作人在日本留学时留意到了斐多菲。鲁迅先生在《摩罗诗力说》中介绍了裴多菲的生平,之后又依据《匈牙利文学史》翻译宣告了《裴彖飞诗论》一章。他称裴多菲的抒发诗创造特征是“率纵言自在,诞放剧烈”,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向来是很爱裴多菲的人和诗的”。1925年,他连续翻译了裴多菲多首诗,在散文诗《野草》中,他引用了自己翻译的裴多菲的《期望》一诗,并写道:“这巨大的抒发诗人,匈牙利的爱国者,为了祖国而死在可萨克兵的矛尖上,现已七十五年了。悲哉死也,但是更可悲的是他的诗至今没有死。”
鲁迅先生的推介引发了我国改造者的剧烈共识,裴多菲其人及著作在我国开端发生影响力。茅盾、孙用、殷夫等人翻译了更多的诗篇著作,使裴多菲成为我国读者熟知的一位外国诗人。与茅盾比起来,孙用的翻译更为丰厚。1931年,孙用经过世界语翻译了裴多菲的长篇叙事诗《勇敢的约翰》,从20世纪30年代开端,孙用一向坚持翻译裴多菲的著作,继续20年之久。
与上述作家和翻译家比起来,白莽译介裴多菲的著作并不多,在鲁迅的协助下,1929年白莽翻译的文章《彼得斐·山陀尔行状》(即《裴多菲传》)和9首诗刊登于《奔腾》杂志。白莽一边从事写作,一边参加对立国民党控制的前进活动,1931年,包含白莽在内的5名“左联”成员同其他18名改造者一同勇敢献身。鲁迅思念故人,翻阅白莽留在他那里的德译著诗集《彼得斐诗集》时,在诗篇《格言》的周围,看到用钢笔写下的四行译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在故,二者皆可抛!”鲁迅在《为了忘却的记念》里道出了这桩往事。跟着这篇文章在1949年被录入进语文讲义,一代又一代人经过鲁迅了解了裴多菲,经过白莽了解了《自在与爱情》这首妇孺皆知的五言诗。这首诗篇写于1847年1月1日,这天正好是裴多菲24岁的生日。它之所以可以经久不衰,不只是由于其言简意赅、朗朗上口,更由于其包含了裴多菲关于爱情抱负与政治希望的寻求,“以诗明志”,最为重要的是由于鲁迅在白莽献身后对它的推介。
裴多菲献身时年仅26岁,留下22岁的妻子和1岁半的幼子。关于他的死因一向存在争辩,但他的精力和著作永垂永存。现在,在匈牙利,裴多菲现已成为一种文明符号,“自在与爱”成为整个民族的精力寻求。在匈牙利,许多校园、大街和广场都以他的姓名命名,仅在布达佩斯,就有11条裴多菲大街和4个裴多菲广场,一个国家电台(裴多菲电台),多瑙河上有一座裴多菲桥,小行星4483以裴多菲命名。裴多菲的诗人生计开端于18岁,在八年时刻里,他写了大约1000首诗,其间约850首被保存下来,这意味着,他均匀每年要写125首诗。此外他还撰写了几十万字的小说、政论、戏曲和行记,且有很大部分是在战火中完结的。他的著作这样丰厚,在欧洲文学史上也是十分稀有的。
裴多菲的浪漫主义诗篇影响了匈牙利的诗篇开展,他的改造精力鼓动着匈牙利人寻求独立、自在和文明,他的诗篇是公民性和改造性的高度一致,诗人把他的终身奉献给了匈牙利诗篇和匈牙利的民族独立,留下了取之不尽的精力财富。
《光明日报》( 2023年03月30日 13版)
来历: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