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历:海外网
俯视西安交大。张 杰摄
部分西迁老同志走在西安交大兴庆校区梧桐道上。西安交大供图
对西安交通大学来说,4月22日极不普通。
这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儿查询,走进交大西迁博物馆,亲热会晤14位西迁老教授。
这是3年来,总书记第三次重视“西迁”。这次,他来到西安交大,来到西迁老教授身旁。
一时之间,西迁故事、西迁精力,再度走近人们视界。
视界拉回到64年前:
“宇土苍茫,天长地久,为国际之光……”汽笛载着歌声远行,交大师生向西!向西!
从大上海到西安,从黄浦江边到渭水之滨,“党让咱们去哪里,咱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
自此,6000余名师生,投身西部,扎根黄土。麦地郊野间,平地起传奇。
64年来,弦歌不辍,薪火相传。
从黄浦江到兴庆湖
交通大学1896年创建于上海,始名南洋公学。
交大西迁,是在20世纪50年代。彼时,国家正处“一五”、“二五”方案期间。素有“东方MIT(麻省理工学院)”的交大,缘何要从富贵大上海迁往大西北黄土地?
1955年4月一天夜晚。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彭康,接到一个来自北京的紧迫电话:中心决议,1956年开端,交通大学内迁西安,1955年开端进行基本建造作业。
其时,全国70%以上重工业、轻工业会集在东南狭长地带。从国家安全和开展均衡等视点看,均应调整。交大西迁,是共和国调整工业建造布局、文明开展布局、高等校园布局的严重决议计划,是新我国知识界创始未来的一次巨大行军。
印有“向科学进军、建造大西北”字样的搭车证,静静躺在交大西迁博物馆橱窗里,无声诉说着此行的任务。西迁指令一到,师生积极响应。1956年,几千名师生手持专用火车票,踏上西迁创业之路。
把一个60年前史校园,从滨海搬到西北,谈何容易!
西安交大档案馆馆长贾箭鸣介绍,“图书资料、机器设备件件完好无缺抵达校园,师生们点点滴滴日子难题得到尽心处理,上海发动服务业员工随校西迁,西安市的大米、水产品首要供应给交大师生……”
总算,1956年9月10日,交通大学在古城西安借用公民大厦举行了开学典礼。
此刻,1200余亩新校园划定一年,仍在建造中。
校址坐落西安城墙东南外不远处的一大片农田中。这是千年之前,唐朝兴庆宫遗址规模,紧邻久已抛弃的大唐东市。向南不远,是长安名胜青龙寺、乐游原、曲江池故苑。贾箭鸣将之称为“汉唐宫阙起楼宇”。两年后,兴庆宫公园开建,与交大北门相对,内有湖面150亩。
1957年,交大分西安、上海两部分,统一领导。两年后,西安部分定名西安交通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遥遥相对。
西安交大校园,有条梧桐大路,名叫“彭康路”。彭康校长,为西迁时交大“掌门人”。
这些梧桐,来自南边,与交大西迁人随行来秦。当年手腕粗细,今成合抱之木。
梧桐擎天,既是西迁前史见证,更是“胸怀大局、无私贡献、宏扬传统、艰苦创业”西迁精力的标志。
“大树尽管西迁,根根须须都要保护好,还要洒水上肥,才干长成参天大树。”交大人说。
最难忘“草棚大礼堂”
初到西安,当地有“三不”:马路不平,电灯不明,电话不灵。西安如此,新校园更不易。
贾箭鸣介绍,那时,下课去食堂要翻一条大沟,开会要坐在四面透风的草棚大礼堂里,冬季的大教室要靠一个小炉子牵强取暖。现在10分钟轻松走到的旅程,其时竟要绕一个小时才干抵达。校园野草丛中兔子乱跑,天黑有狼叫。
“刚到西安正是8月,雨水多,校园没有一条像样的路途,‘雨天水泥路,晴天扬灰路。’”忆起往昔,92岁西交大老教授史维祥心潮澎湃——
“最难忘草棚大礼堂,工人们用毛竹搭成,重要会议和电影放映都在这儿进行。那时候上海,许多教师家通了煤气。在西安得自己做煤块、打煤球。条件艰苦,但能为建造祖国出一份力,是其时一切年青人心目中至高抱负。”
口音也成了困扰。西迁老教授何新楷回想,“我第一遍讲课是用上海话讲的,不少学生听不懂。校长下了一道‘指令’,用普通话来讲课。”在他看来,西迁时最艰苦的,是那时的老教授。他们拖家带口,变卖上海房产,举家迁西北。“这是更值得敬佩和传承的”。
交大西迁博物馆一个橱窗里,旧式核算器、眼镜等物品,归于钟兆琳先生。他是“我国电机之父”。
1957年,周总理说,钟先生年岁大,夫人身体欠好,可留在上海。其时50多岁的钟先生,把夫人留在上海交女儿照看,只身踏上西行火车。他说,“共和国西部需求开发,最初校务委员会开会表决,我是举手赞成了的,决不能失期于人,失期于西北公民!”
正由于他知难而进,在艰苦条件下,交大建成了全国高校中首个电机制作试验室。
西迁中最年长的是66岁的沪上名医沈云扉先生。他与侄子沈伯参一起担任交大校医,随校西迁。彭康校长一再劝止他留上海,他浅笑婉拒。“长安好,建造待援助,十万健儿湖海气,吴侬软语满街喧,何须忆江南。”直至今日,沈云扉这阙《忆江南》依然为人赞颂,阅者动容。
84岁高龄鲍家元教授,当年刚到西安,就参加筹建核算机专业。他回想,“那时候支撑着我的信仰是,我必定要把核算机专业树立起来,并且要成为全国最好的核算机专业!”20世纪60年代初,西交大出书全国第一本核算机教材《核算机原理》。
鲍家元据守教育一线。退休前,没在晚上12点前歇息过,每天只歇息五六个小时。
西迁老教授李怀祖说,“1955年决议西迁,1956年秋天交大就上课了,这个速度十分高。没有由于迁校推延一天开学,没有由于迁校而少开一门课程,也没有由于迁校而耽搁原定的教育方案和试验项目。”
西迁人口中,流传着一句话:“哪里有作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有家。”滚烫黄土地上,这话冒着热气,闪着泪光。
让总书记“深受感动”
“现在还有人问我,其时西迁亏不亏,懊悔吗?”
84岁退休教师胡奈赛答复,“那看你用什么尺子来量。咱们为西北贡献了一个‘双一流’要点大学,你说亏不亏?一点都不亏!你说懊悔吗?这有啥懊悔,这正是咱们的自豪。”
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看望了这批“自豪”的西迁老教授们。
他到西交大查询,浸透厚意地说,从黄浦江畔搬到渭水之滨,你们打起背包就动身,舍小家顾咱们。交大西迁对整个国家和民族来讲、对西部开展战略布局来讲,含义都十分严重。
交大西迁博物馆一块展板上,印着彭康老校长的话,“在校园中,作业就两条:一条是党的领导,一条是教师队伍建造。”西交大校长王树国说,“总书记在这儿停步好久,他嘱托咱们到今日依然要坚持这个准则。”
西迁老教授潘季慨叹,“总书记特别讲了,必定要来看看咱们西迁老同志,我感到十分激动。”一个细节让他难忘,“总书记临走时,青年师生们合唱《歌唱祖国》。咱们14位西迁人坐在这儿远远看着,悲喜交集。年代接力棒交给年青一代了,咱们定心!”
曩昔3年,总书记还曾别的两次重视“西迁”。
2017年12月,给西迁老教授的回信中,他勉励师生持续宏扬好西迁精力,捉住新年代新机会,到祖国最需求的当地建功立业,在新征途上发明归于咱们这代人的前史功劳。不久,他在2018年新年贺辞中说,2017年,又收到了许多来信,其中有西安交大西迁的老教授,他们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
“‘西迁精力’的中心是爱国主义,精华是听党指挥跟党走。”总书记对“西迁精力”的论述,鼓动师生。
5月7日,西交大师生员工,以线下与线上直播两种方法同上返校第一课。党委书记张迈曾作了“紧记总书记嘱托,在传承西迁精力中爱国斗争”主题讲课。
“总书记对咱们的鼓舞,坚决了我为国贡献的决计。”南洋书院学生李卓雅说,西迁精力留下的不仅是一个年代故事,更是不求报答,为公民、为社会、为国家贡献的精力。
往事从头阅,历久漫长。时人更砥砺,接续猛进。
西迁后的交通大学,培养了近28万名毕业生。40%以上留在西部建功立业,发明了3万余项科研成果。他们为西部开展发光发热,将个人出路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
当今,西迁精力鼓励青年,奔赴祖国最需求的当地,在新年代建功立业。
“西迁精力”新传人
2020年新年,寒风刺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
除夕夜到元宵节,西安交通大学一附院、二附院半个月时刻,派出302名医护人员紧迫驰援湖北抗疫一线。
“党需求咱们去哪里,咱们就背着行李去哪里!这正是西迁精力描写,也是咱们医疗队队员的家国情怀与任务担任。”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隶属医院医疗队队长巩守平说,70%以上交大青年医护人员自动请求逆行武汉。
前哨医疗队员与死神角力。40分钟防护预备,6个小时持续作业,8小时滴水不进,汗水湿透了防护服和手术衣,口罩和护目镜在脸上压出血痕。有时纸尿裤底子用不上,阻隔衣密不透气,身体水分全化作汗水。西安交大一附院重症医学科王敏娜说:“年青,就不怕苦和累。”
防疫抗疫科技战线,西交大人冲锋在前,急祖国之所急。荣命哲、孔刚玉教授领导团队,研发了等离子体活化水消毒设备,为防疫一线病房物表消毒贡献力量。肖燕妮教授带领生物数学团队树立疫情传达模型。管理学院教授刘跃文使用大数据技能,为云南省开发新冠病毒感染危险猜测模型及体系……
疫情防控期间,肖燕妮教授被困湖北遥远山区,购买一支笔、一个簿本都好不容易。她与团队成员,在核算条件有限、流行病学查询有限、传达危险不知道等晦气条件下,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研讨成果为疾病防备操控、相关方针决议计划供给了重要依据。“使用数学东西研讨突发性流行症的传达、操控,服务公共卫生战略,是咱们的职责。”她说。
4月21日,西咸新区、渭水之滨,我国西部科技立异港正式启用。5000亩立异热土,是西交大的新作为和新起点。
64年前,从上海西迁西安,一所要点大学在我国西部拔地而起。64年后,新西迁人承载着交大人的年代任务——建造国际一流大学,探究21世纪大学新形态。
立异港将先行先试我国大学科研体系机制变革。它将为国家供给大学科研体系机制立异演示工程,力求建成引领西部、辐射全国、影响国际的科技立异体。
现在,这儿现已建成29个陕西省科研基地,18个省要点试验室、工程技能研讨中心,11个省工程试验室、工程研讨中心,掩盖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19个学科。
“我国西部科技立异港,是‘西迁精力’引领交大人执行国家立异驱动开展战略、自动融入国家开展格式的又一立异行动。”张迈曾说,“作为新西迁人,咱们持续听党指挥跟党走,捉住新年代的前史机会。”(记者 原韬雄)
《 公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5月14日 第 05 版)